| 邦斯舅舅 | | | 譯序 | |
譯序 一 談及巴爾紮克,人們首先會想到他的《高 老頭》、《歐葉妮·格朗台》、《幻滅》,而 《邦斯舅舅》恐怕就要稍遜一籌了。然而,我 們卻讀到了也許會令中國讀者意外的評論。安 德烈·紀德曾這樣寫道:“這也許是巴爾紮克 眾多傑作中我最喜歡的一部;不管怎麼說,它 是我閱讀最勤的一部……我欣喜、迷醉……” 他還寫道:“不同凡響的《邦斯舅舅》,我先 後讀了三、四遍,現在我可以離開巴爾紮克了 ,因為再也沒有比這本書更精彩的作品了。” 二十世紀文學巨匠普魯斯特也給《邦斯舅舅》 予以高度的評價,稱讚作者具有非凡的“觀察 才能”,整部作品“觸人心弦。”可見《邦斯 舅舅》確實是一部非常耐讀的小說。二 讀《邦斯舅舅》,可以有不同的角度。 一部傳統的小說,自然可以用傳統的方法 去解讀。讓我們著重看一看《邦斯舅舅》中的 主要人物邦斯舅舅。 邦斯舅舅是個舊時代的“遺跡”。小說一 開始,便以極富象征和概括性的手法,為我們 描繪了他那悲劇性的外表及這外表所兆示的悲 劇性的命運。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巴黎,那 | 是七月王朝統治時期,法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 面正經受著激烈的動蕩。貴族階級逐漸沒落, 資產階級政客、大銀行家,投機商和大批食利 者占據了法國的政治和經濟舞台,而邦斯舅舅 在這個時代的的舞台上是顯得那麼格格不入: 他“衣著的某些細微之處依舊忠實地保留著一 八○六年的式樣,讓人回想起第一帝國時代。 ”這個“又乾又瘦的”老人,“在綴著白色金 屬扣的暗綠色上衣外,又套著一件栗色的斯賓 塞!……一個穿斯賓塞的人,要知道在這一八 四四年,不啻於拿破侖尊駕一時複生,”怪不 得他一出場,巴黎街頭早已麻木的無聊看客也 不由得發出含義豐富的微笑,帶著譏刺、嘲弄 或憐憫:他“身上無意中留存了某個時代的全 部笑料,看起來活脫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化身” ,“就像人們說帝國式樣家具一樣,毫不猶豫 地稱他為帝國時代人物。” 這位“帝國時代人物”,原本是個頗有才 華的音樂家,他的曲子還獲得過羅馬大獎。當 初,國家把他派往羅馬,本想把他造就成一個 偉大的音樂家,可他卻在那兒染上了古董癖, 還“染上了七大原罪中恐怕上帝懲罰最輕的一 樁:貪饞”。 一方面,邦斯那顆“生機盎然的心靈永不 疲憊地欣賞著人類壯麗的創造”,在收藏和欣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