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惡俗 | | | 譯者序言 | |
譯者序言 惡俗--譯者序言中國不是世界。但中國 是世界的一個部分。這一部分裡發生的一切, 雖然或多或少有一些神秘難解的色彩,但畢竟 與世界的其他部分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關係。 《格調》一書在1999年的熱銷,說明這種 關係的日趨明顯和深入。 翻譯《格調》時,曾有一個想寫的題目, 後來因為沒有時間便放下了。儘管放下了,卻 一直感到它還在心裡的某個地方,及至後來讀 到福塞爾的《惡俗》,才領悟到這個題目已經 被人談過了,雖然談的是美國。 無疑,這是一個到處充斥著惡俗的時代。 與美國相比,中國的惡俗絕不在任何異邦之下 。福塞爾抨擊的美國惡俗現象,找到中國式的 翻版已經不像十年前那麼困難了。原因並不複 雜,一個古老的國家幾乎與一個新興的國家一 樣,在激烈的變革之後都失去了傳統,在沒有 傳統規範可循的時代裡,一切人類天性中未經 磨煉的欲望便會沿著粗俗突兀的路徑生長。其 結果,必然是隨處可見的惡俗事物。 那麼,惡俗是指什麼呢?按照福塞爾的定 義,惡俗就是將本來糟糕的東西裝扮成優雅、 精致、富於品味、有價值和符合時尚。一件本 來拙劣的事物,並不會引起人們過多的注意, | 因為在人類生活中美好的東西並不多見,人們 已經習慣於艱辛的生存條件和缺乏善意的環境 了。但是惡俗,卻會持續地引起人們的注意, 因為它過於造作、矯飾、突兀、不知羞恥和妄 自尊大,它背叛所有人類曆史中一點一點積累 起來的智慧和直覺。 我曾經在另外一處地方寫道:“有些時代 比另外一些時代渺小。但這個時代的渺小和無 知,令我感到震驚。”幾年過去之後的今天, 這種情形不但沒有改善,反而更加劇了。最突 出的一個例子就是(可能與我的關注點有關) ,影視惡俗在中國的泛濫,幾乎所有福塞爾在 本書中批判的美國影視惡俗現象,都能在中國 找到對應。 因此,我並不想諱言,本書在中國的出版 ,實在可以作為一面鏡子照出我們的明天。理 論上講,商業時代並不必然帶來種種僅以金錢 為驅動力的單一的惡俗場景。這一場景的出現 有更深刻的曆史和現實原因。自尊、風範、敏 銳、智慧這些人類固有的品質,必須在一個更 為開放的環境裡才能呈現出來。當保羅·福塞 爾在本書結尾處用惟一的段落讚頌希望時,他 並沒有放棄爭取美好的權利。同樣,當我們從 本書描繪的現象裡看到我們自己生活中的鄙俗 時,實際上是獲得了一次擺脫困境的機會。惡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