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世網 | | | 《世網》及其作者 | |
《世網》及其作者 威廉·薩默賽特·毛姆上了年紀的時候, 自稱“一生總的過得不錯,比大多數人好。” 可是他8歲時母親死於肺結核,兩年後父親身 患癌症,不久去世,幼年時期的道路特別坎坷 。1874年元月25日他誕生於巴黎,雙親 都是英國人。父親是英國駐巴黎大使館的律師 ,深通世故,喜歡旅遊,酷愛讀書。他們住在 愛麗舍宮田園堡附近,周圍的許多博物館使孩 子從小就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。父親去世後, 毛姆寄養在肯特郡惠斯伯爾村當牧師的伯父家 裡。儘管毛姆後來承認在《世網》中對伯父的 描繪“不那麼公正”,但這位牧師確實是自私 自利的,對侄子冷漠無情。少年毛姆進坎特伯 雷皇家公學求學,這時他的靦腆、羞怯幾乎是 病態的。由於他嚴重的口吃,遭到老師、同學 的欺侮。毛姆在小說中將這一缺陷改為菲利普 的跛足。在阿諾德·貝內特的《無稽之談》一 書的前言中,毛姆聯係自己,談到了貝內特的 苦衷,斷言“若非口吃迫使貝內特內向,他就 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名作家。” 毛姆認為一生最幸福的時候是18歲。這 一年他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旁聽哲學、數學等 課程,開始寫作,並到德國其他地方、意大利 和瑞士進行短期旅遊,從此對旅遊產生了強烈 | 的愛好。 回國後,毛姆一心想當作家,因遭伯父反 對,只好學會計。不久,他進聖托馬斯醫學院 念書。病房的工作,以及在蘭貝思區當助產士 ,使他有機會接觸貧民窟的生活,於1897 年寫出第一部反映這種生活的小說《蘭貝思的 莉莎》。無疑,醫學院的生活對毛姆的思想有 著深刻的影響。5年後,他取得醫生資格,但 因小說《蘭貝思的麗莎》受到好評,導致他棄 醫從文,動身赴西班牙,從事職業創作。往後 的10年,毛姆手頭一直很拮據。1907年 以前,他寫作的年均收入僅100英鎊。19 03年毛姆在巴黎住了兩年,與英國畫家凱利 合住一套公寓,這一經曆為《世網》提供了大 量素材。 出於對對話感興趣,毛姆很早就轉入劇本 創作了。1907年他寫出《弗雷德裡克夫人 》劇本,首次獲得巨大成功。一年內,毛姆已 有4個劇本在繁華的倫敦戲劇區上演。他變得 富裕、聞名了。1911年他在倫敦西區買了 別墅。然而,少年時代不幸的回憶不斷地縈繞 著他,於是他毅然放棄劇本創作,花兩年時間 寫出自傳體小說《世網》。接著,第一次世界 大戰爆發,他先在比利時救護隊工作,後又在 瑞士當情報員。他將這段經曆寫進小說《阿申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