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陷阱 | | | 一部主題鮮明的法律小說 | |
一部主題鮮明的法律小說 陷阱--一部主題鮮明的法律小說——代 序 李辰民 美國作家約翰·格裡森姆的《陷阱》(原 名TheFirm)是一部多主題的社會通俗 小說。初讀給人的印象似乎主要是揭露黑手黨 的犯罪活動。然而再從多種角度考量,這部小 說的思想遠不止於此。它還涉及到司法界的黑 暗、金融界的腐敗、律師的墮落、金錢的誘惑 等等方面。而所有這些思想主題又都是在主人 公米切爾·麥克迪爾與其他人物錯綜複雜的關 係中顯示出來的。 米切爾本是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一個窮大學 生。由於成績優異,才華出眾,他在畢業前夕 就已是美國三大法律顧問公司爭相邀聘的對象 。就在他對職業選擇舉棋不定之時,突然殺出 一匹“黑馬”——田澤西州孟菲斯的一家小小 法律顧問公司(本迪尼-蘭伯特暨洛克法律顧 問公司)向他發出了邀請的信號。高薪、免費 汽車、低價房屋、醫療保險、退休金、度假、 服裝費等一係列優厚待遇,強烈地吸引著他。 經過實地考察,他更感到這家公司人員精乾、 實力雄厚、財源茂盛。金錢與物質的誘惑,加 上渴求賺大錢的心理欲望,使他毅然帶著年輕 | 的妻子投入了“本迪尼”的懷抱。 可是,米切爾到達孟菲斯遇到的第一件事 ,就是該公司的兩位律師突然“遇難”身亡。 他充滿歡樂的心一下子變得沉重和灰暗起來。 這仿佛是一個不祥之兆,又仿佛是“本迪尼” 給他上的第一堂課。米切爾接受“本迪尼”教 育的第二堂課,就是他的上司埃弗裡向他傳授 賺錢的門道。用埃弗裡的話來說,“律師就是 要做研究工作,研究如何鑽稅法的空子”。埃 弗裡有其言也必有其行,他曾親自指導客戶偷 稅漏稅達數百萬美元。本迪尼-蘭伯特暨洛克 法律顧問公司便乘機收取高額“律師顧問費” ,從中大撈油水。埃弗裡還給米切爾講解開賬 單的訣竅,教他如何乾8小時,開12小時的 賬單,“反正倒黴的是客戶”。天真單純的米 切爾認為弄虛作假不道德,是對律師職業神聖 感的褻瀆,而“本迪尼”的合夥人卻告誡他: 弄虛作假是律師必備的“第六感”。“律師不 過是一張嘴,隨時可以賣給出最高價碼的人。 不論是誰,惡棍也好,混蛋也好,只要付得出 高得怕人的費用就成”。 如果僅僅從“金錢至上”的觀點來判斷本 迪尼-蘭伯特暨洛克法律顧問公司的經營之道 ,這在西方世界簡直是天經地義、無可非議的 。對米切爾來說,儘管他看不慣有些律師的行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