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魔沼 | | | 譯序 | |
譯序 喬治·桑(1804-1876)是法國 著名女小說家,一生著作卷帙浩繁。她的父親 是拿破侖時期的軍官,她四歲喪父後,由祖母 扶養,在農村長大。十三歲進修道院,十八歲 嫁給杜德望男爵。但男爵生活浪蕩,而喬治· 桑卻又具有獨立不羈的性格,因此,1831 年她帶著一子一女,毅然來到巴黎獨自謀生, 隨即走上文學創作道路。《安蒂亞娜》是她第 一部單獨署名的小說,揭開了她的“婦女問題 ”小說的創作序幕,一舉成名。“婦女問題” 小說描寫婦女爭取愛情婚姻自由,求得自身解 放的主題。喬治·桑從自己的身世出發,謀求 婦女解放的出路。她才思敏捷,一連寫了四五 部之多。 《莫普拉》(1838)是“婦女問題” 小說的最後一部,已經露出“社會問題小說” 的端倪。這部小說既有婦女問題小說的內容, 又大大突破了這種框架。一是這部小說的女主 人公愛德梅掌握了自己的命運,由她來挑選自 己的終身伴侶,婦女的婚姻問題似乎不複存在 。二是這部小說展開了相當廣闊的社會背景描 寫,抨擊了凶殘、頑固的貴族代表特裡斯唐一 家,還描繪了18世紀末的重大事件,如貝爾 納就參加了美國的獨立戰爭。三是刻畫了一個 | 農民哲學家帕希昂斯,他信仰盧梭和拉莫奈的 思想,主張人人平等,這是農村中純樸、睿智 、正直的農民代表,體現了喬治·桑初期的空 想社會主義思想。四是加強了對封建製度的諷 刺和抨擊,小說尖銳地揭露了18世紀末法國 的司法製度如何貪贓枉法、草菅人命,以及教 士窮奢極欲、宗教團體與歹徒沆瀣一氣等現象 。五是描寫受到不良習俗熏陶的貴族青年,如 何在獲得文化知識的基礎上,改掉了醜惡、卑 劣的行為和思想,成為新人,發展了盧梭的教 育思想。愛德梅在小說中是美和善的象征,她 具有強烈的共和主義信念,並以這種信念感染 了帕希昂斯。她支持貝爾納參加美國獨立戰爭 和抗擊入侵者,她深知貝爾納的叔叔們都是怙 惡不悛的惡棍,而他本性卻是善良的,能夠改 惡從善。貝爾納的一生表明,教育能改變人的 習性,進而使某些落伍的人跟上文明發展的過 程:他一旦受到愛情的驅使,這一改變就更易 實現。 從這五個方面來看,《莫普拉》確實是喬 治·桑內容最豐富的小說之一。因此,自它問 世以來,一直受到讀者和評論家的重視和讚賞 。 《莫普拉》被稱為一部“鬥篷加長劍”式 的小說,這類小說注重情節的複雜曲折,波瀾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