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 最後補償 | | | 無法彌合的裂痕 難以醫治的創傷 | | 無法彌合的裂痕 難以醫治的創傷— —讀丹尼爾·斯蒂文的《最後的補償》 嚴忠誌 進入90年代以來,美國文壇更加關注現 實,推出了許多透析社會現象、探討社會問題 的優秀小說。丹尼爾·斯蒂文1996年3月 出版的《最後的補償》堪稱其中的一部力作。 這部小說緊緊圍繞一樁醫療賠償案,情節曲折 緊張,跌宕起伏;場面動感強烈,精彩紛呈; 人物真實可信,栩栩如生。作品通過敘述男女 主人公對案件真相的調查,以犀利的筆觸點評 了美國社會生活的若乾熱點問題,使人讀後不 禁掩卷長思。 《最後的補償》的情節主線頗似偵探小說 的結構:身居高位的黑人陸軍部長賈斯廷·克 蘭德爾昏迷後被送進醫院搶救,急診室的醫護 人員將他作為吸毒過量病人處理。克蘭德爾不 治身亡,死者家屬指控醫院治療失誤,將主治 醫生卡倫·穆爾送上法庭。參加過越戰的律師 艾略特·羅思備受生活的困擾,此案給了他一 個棄舊圖新的機會。穆爾不甘聽任政客和律師 們的擺布,決心自己進行調查。羅思和穆爾察 覺到克蘭德爾案件的種種可疑跡象,後來共同 發現並且挫敗了案件幕後的巨大陰謀。最後, 哈克將軍領導的美國愛國聯盟土崩瓦解,他們 | 製造的致命生化武器V-5被羅思全部付之一 炬,羅思、卡倫和克蘭德爾夫人都得到了應有 的補償。小說反映了90年代的美國社會中的 若乾熱點問題,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越戰留下的 創傷和種族衝突。 近30年以來,有關越戰的作品在美國文 壇可謂汗牛充棟。但是,《最後的補償》不落 俗套,以內省的方式著力反映越戰給老兵們帶 來的永久性傷害,說明它對當今美國社會的深 遠影響。小說裡的兩個主要角色羅思和哈克在 越南戰場上都負過傷,至今仍備受著巨大痛苦 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前者挨了“敵人”的明 槍,後者卻中了“自己人”的暗箭。對哈克來 說,那樣的傷害是無法修複的:他從此失去了 性能力,儘管官運亨通,大權在握,卻一直過 著“中性人”的生活。 除了生理上的傷害以外,羅思和哈克的內 心始終無法擺脫多年以前留下的陰影。羅思回 國以後落拓不羈的生活方式,哈克對黑色人種 刻骨銘心的敵視,這一切都可以在越南戰爭中 找到答案。這部小說中的幾名軍人都是戰爭傷 害的活見證,作者借用蘭迪的話說,他們“還 在西貢”。這就是心理醫生所說的“戰爭創傷 壓力綜合症”。在美國,這樣的現象不僅僅見 於從越南回來的軍人,二戰老兵、朝鮮戰爭老 | |
| |
選擇章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