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貞觀政要 | | | 第一節 | |
第一節君道第一 貞觀初,太宗謂侍臣曰:“為君之道,必 須先存百姓。若損百姓以奉其身,猶割股以啖 腹,腹飽而身斃。若安天下,必須先正其身, 未有身正而影曲,上治而下亂者。朕每思傷其 身者不在外物,皆由嗜欲以成其禍。若耽嗜滋 味,玩悅聲色,所欲既多,所損亦大,既妨政 事,又擾生民。且複出一非理之言,萬姓為之 解體,怨讟既作,離叛亦興。朕每思此,不敢 縱逸。”諫議大夫魏征對曰:“古者聖哲之主 ,皆亦近取諸身,故能遠體諸物。昔楚聘詹何 ,問其治國之要,詹何對以修身之術。楚王又 問治國何如,詹何曰:‘未聞身治而國亂者。 ’陛下所明,實同古義。” 貞觀二年,太宗問魏征曰:“何謂為明君 暗君?”征曰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聽也;其 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《詩》雲:‘先民有言, 詢於芻蕘。’昔唐、虞之理,辟四門,明四目 ,達四聰。是以聖無不照,故共、鯀之徒,不 能塞也;靖言庸回,不能惑也。秦二世則隱藏 其身,捐隔疏賤而偏信趙高,及天下潰叛,不 得聞也。梁武帝偏信朱異,而侯景舉兵向闕, 竟不得知也。隋煬帝偏信虞世基,而諸賊攻城 剽邑,亦不得知也。是故人君兼聽納下,則貴 臣不得壅蔽,而下情必得上通也。”太宗甚善 | 其言。 貞觀十年,太宗謂侍臣曰:“帝王之業, 草創與守成孰難?”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對曰: “天地草昧,群雄競起,攻破乃降,戰勝乃克 。由此言之,草創為難。”魏征對曰:“帝王 之起,必承衰亂,覆彼昏狡,百姓樂推,四海 歸命,天授人與,乃不為難。然既得之後,誌 趣驕逸,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,百姓凋殘而侈 務不息,國之衰弊,恒由此起。以斯而言,守 成則難。”太宗曰:“玄齡昔從我定天下,備 嘗艱苦,出萬死而遇一生,所以見草創之難也 。魏征與我安天下,慮生驕逸之端,必踐危亡 之地,所以見守成之難也。今草創之難既已往 矣,守成之難者,當思與公等慎之。” 貞觀十一年,特進魏征上疏曰: 臣觀自古受圖膺運,繼體守文,控禦英雄 ,南面臨下,皆欲配厚德於天地,齊高明於日 月,本支百世,傳祚無窮。然而克終者鮮,敗 亡相繼,其故何哉?所以求之,失其道也。殷 鑒不遠,可得而言。 昔在有隋,統一寰宇,甲兵強銳,三十餘 年,風行萬裡,威動殊俗,一旦舉而棄之,儘 為他人之有。彼煬帝豈惡天下之治安,不欲社 稷之長久,故行桀虐,以就滅亡哉?恃其富強 ,不虞後患。驅天下以從欲,罄萬物而自奉,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