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傳 | | | 陳衡哲 | |
陳衡哲 閻純德 當大地渴望甘霖的時候,即使遠天一聲雷 ,一朵雲,也會使人快慰,若是有雨滴飄然而 下,人們便會欣喜若狂地感謝它,大地將永遠 記住它…… 《小雨點》,是苦旱時候的及時雨! 陳衡哲,是一位曆史學家。文學不是她的 本行,但她“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充滿著文藝氣 息”(胡適語),她是新文學史上頗有貢獻的 女作家。在“五四”時期,“她曾作奮鬥的歌 吼”,確乎是有不可磨滅的功績。 陳衡哲只有一部出版較早的短篇小說集《 小雨點》和兩卷《衡哲散文集》及一些未輯集 散篇。但她的心血鑄造的“小雨點”卻曾滋潤 過新文學的幼苗…… 1890年,陳衡哲生於江蘇省武進縣, 那時正值封建社會日趨崩潰的清朝末年。她在 《自傳》裡說:“我的祖父是湖南衡山人;但 因為我的祖母和母親都是江蘇武進人,我自己 又是生在那裡的,所以就算是武進人。” 陳衡哲原名陳(雁鳥),字乙睇,生在名 門。她的祖父陳梅生有十二個子女;父親是幼 子,當了清朝的官吏,有五個兒女,陳衡哲排 行第二。 | 1897年,陳衡哲的舅舅莊思緘到廣西 、廣東做官,這時她家便從湖南搬到江蘇外祖 父那裡。她從小在家讀書,沒有上過小學。但 她的思想和才華是在家庭環境裡熏陶出來的。 大約五六歲時,每當舅舅回家省親時,陳衡哲 總是天不亮便起身去看舅舅。她向祖母匆匆問 了安,便一口氣跑到還沒起床的舅舅那裡,要 他講新奇的故事。她雖然是個孩子,聽大人講 故事,卻特別認真,舅舅在廣東省城城經常耳 聞目睹歐美文化,尤其是醫學方面的進步。他 的思想很新,很佩服西洋的科學和文化,更佩 服那些到中國來的美國女子。他把所看到的西 洋醫院、學校和各種近代文化生活情形講給陳 衡哲,最後一句話總是:“你是一個有誌氣的 女孩子,你應該努力的去學習西洋的獨立的女 子。”當時的陳衡哲最易受感動,舅舅最後那 句話,往往使她熱淚盈眶。她問舅舅:“我怎 樣方能學像她們呢?”舅舅說:“進學校呀! ……”舅舅給她講了許多中國以外的世界,她 好像作了一次次的國外旅行,那麼多東西都使 她驚奇不已,那顆幼小的心靈裡,裝滿了關於 現代世界、科學救人、婦女新的使命等知識和 認識。舅舅還對她說:“一個人必須能勝過他 的父母尊長,方是有出息。沒有出息的人,才 要跟著他父母尊長的腳步走。”陳衡哲回憶說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