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林徽因傳 | | | 相會康橋 | |
相會康橋 倫敦的霧,最先是從康河的漣漪中蕩漾出 來的。它似乎也是那河水的一部分。 那霧,閃動著水色與橙黃的燈影,絲絲縷 縷,煙一般從河面上升騰起來。它裹挾著淡淡 的康乃馨的氣味,讓人感覺到一個季節的溫馨 。那霧,也充滿著勃發的生機,水淋淋地彌漫 著一種難言的情愫。 因了這霧,周圍的景色也都生動起來。 河水也越發安詳與平靜。水波不興,藏紅 花星星點點的落英漂浮在上面。被一個夢境切 掉了半輪的月亮,靜靜地遊弋在上面。柳樹的 枝條深情地垂下去,很有耐性地在水面上劃動 。河水如同一張唱片,那些無聲無字的歌便飛 揚出來。 康河,實際上應該稱作劍河。它從舉世聞 名的劍橋大學城穿過,幾所最有名的學院在它 的東岸排開,河西為各學院的活動場所,在這 座大學城林立著30多所學院,劍橋大學只是 個象征性的名字,最早的大學創建於1209 年。其中大名鼎鼎的是王家學院、三一學院和 聖約翰學院,它們並排在大學城中心的國王大 街上,是這個大學城最有氣派的建築群體。它 擁有造詣很深的院士和教授,培養出許多世界 傑出人才。英國文學史上著名詩人德蒙·瓦勒 | 爾、荷拉斯·瓦爾波爾和羅培特·布洛克即出 自這座大學城的王家學院。劍橋大學的許多地 方一直保持著中世紀以來的風貌,到處是幾百 年來不斷按原樣精心維修的古建築。 對於那些黑眼睛黃皮膚的莘莘學子,這月 光燈影下的康河岸,更具有一種別樣的風情。 康河的美,不只是油畫般的異國情調,它的高 貴和寧靜又帶有幾分憂鬱,猶如那故國淡遠的 蕭聲。 林徽因和徐誌摩總是踩著潑灑下來的月光 和霧,靜靜地在康河岸邊漫步。這個時候,對 面尖頂教堂裡晚禱的鐘聲,在他們身後幽遠而 蒼涼地響起。那金屬的聲音是一種感召,總是 讓他們懷想起隔山的燈火,懷念起一個個酒一 樣濃烈的月光之夜。 林徽因那年16歲,她天生麗質,已是風 姿綽約的純情少女。她的美麗,已為許多青年 男子所傾倒。然而,卻沒有誰能像他那樣,以 一個詩人獨到的慧眼,從她謎一樣的眼睛中, 讀出她與生俱來的憂鬱。 他,就是24歲的徐誌摩。 當他們踏上石橋台階的時候,林徽因耳邊 響起了波浪一樣的話語:“徽因,在這樣的時 候,你最想乾的一件事是什麼?” 她微笑不語,伸手摘下一片柳葉,輕輕地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