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子傳 | | | 《老子傳》再版前言 | |
《老子傳》再版前言 老子傳--《老子傳》再版前言 《老子傳》再版前言 老子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、思想家,道家 學派的創始人。關於老子其人其地,最早的傳 述者是司馬遷。司馬遷在《史記·老莊申韓列 傳》裡所述的老子,有名、有姓、有字、有諡 號,曰:“老子姓李,名耳,字伯陽,諡號聃 ”;他的籍貫有國、有縣、有鄉、又有裡,曰 :“楚,苦縣,厲鄉,曲仁裡人也”;有官職 ,曰:“周守藏室之史也”;有跟同時代名人 孔子的交往,曰:“孔子適周,將問禮於老子 ”;有老子清楚的世係,曰:“老子之子名宗 ,宗為魏將,封於段乾,宗子注,注子宮,宮 玄孫假,假事於漢孝文帝,假之於解為膠西珢 太傅。”據高亨先生《老於注釋》考證,老子 生於魯襄公二年,即公元前571年。老子父 親李乾是周朝的下層官吏,使老子具有少年時 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,也使得他成為周王室 守藏室之史,征集、保管進而飽覽了周王朝及 諸侯國的典籍,為他創立學說奠定了基礎。春 秋末年,周王朝內亂,老子棄官西去,經函穀 關,關令尹喜慕其大名,強留著書,遂留下五 千言《道德經》。 老子的《道德經》一書,是開中國古代哲 | 學思想先河的哲理詩,是人類生命活力的頌歌 ,是中國這一智慧巨人對宇宙、人生、社會、 政治、軍事認知的哲學格言,是中國文化的大 寶藏,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次燦爛的日出。五千 精妙,博大精深,從宇宙到人生,從物質到精 神,從社會到政治,無數個層面上的東西都囊 括其中,布列得井井有序。他的思想似乎高懸 太空,實則立足人世,他貌似虛靜,卻滿溢愛 之情;他倡“無為”,結果是“無不為”;他 言守靜,實則“製動”;他甘“居後”,反而 “占先”;無為清靜其外,有為積極其內。《 道德經》充滿智慧之愛,閃爍智慧之美。魯迅 說:“不讀《老子》一書,不知中國文化。” 胡適說:“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,是中國哲 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。” 在老子生地河南省鹿邑縣這座文明古老的 縣城裡至今仍留下了很多老子遺跡和曆代紀念 老子的建築物。如老君台(升仙台)、太清宮 、洞霄宮、隱陽山(羊角山)、九龍井、孔子 問禮處、瀨鄉溝(厲鄉溝)、李母墳、老子牧 牛場……等。史誌也留下了曆代紀念老子的活 動,留下了諸多皇帝、大臣、文人騷客拜謁遊 覽的記載。東漢桓帝幾次遣使祭祀老子,延熹 九年(166)桓帝親自祭祀老子於濯龍宮, 稱老子為老君,太上老君(袁宏《後漢記》十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