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百年收藏 | | | 全文(1) | |
全文(1)百年收藏 宋路霞 一、收藏 國寶“發源地” 上世紀末,清帝國的氣數已是奄奄一息, 內外交困之中,又撞上了庚子之亂。八國聯軍 進京之際,慈禧太後挾持光緒倉皇出逃,朝野 上下主戰與主和的爭吵早已悄無聲息,只等著 割地賠款了。 然而在文物考古上卻接二連三地發生重大 事件。這些重要的發現對人類的文明進程,客 觀上有著劃時代的認識價值,多少給國人尤其 是知識分子帶來些喜氣,亦給收藏界和古玩市 場注入了極大的“活力”。 或許是天時地利的某種契合,這幾項重大 的發現多少都帶些偶然性。 1900年5月的一個清晨,敦煌莫高窟 的住持人王道士(王圓)正在一個洞窟裡清掃 積沙。當一大堆積沙被清除之後,洞裡發出一 種奇異的聲響,一面洞壁因失去了積沙的支撐 ,壁土開始層層剝落,牆上出現了裂痕。王道 士驚詫之餘用手敲敲,裡面竟是空的!這無意 中的叩擊,竟叩開了一座千年秘室———北宋 晚期僧人們封掩起來的一個藏經洞!只見裡面 從地上層層堆碼著早已發黃的紙卷和絲織物, | 一直堆到“天花板”。從那時起,邊城敦煌就 再也沒有清靜過。人們從這間不足20平方米 的洞窟裡,先後搬出了4萬多件手寫經卷、唐 抄古書、唐拓碑片和曆代各類古物! 據說當初藏經洞被挖開之後,王道士確也 向地方政府作了彙報,還抽出些卷子呈送到上 級衙門。地方政府從敦煌縣令開始一級級地向 上稟報,直達天子。可是那個末代封建王朝, 剛剛經曆一場性命交關的巨變,傷痕累累,元 氣殆儘,何來那些思古之幽情?對那些古卷兒 根本無興趣,所有的奏件就只能是泥牛入海。 然而事情到了兩個嗅覺靈敏的“老外”那 兒,情形就完全顛倒了過來。英籍匈牙利人斯 坦因,無意中從一個叫紮伊德·貝格的烏魯木 齊商人嘴裡,得知了藏經洞的消息。過了一年 ,法國人伯希和又在閒聊中,從“老朋友”— ——曾任過清政府北京警察總督的蘭公爵那兒 ,得知了藏經洞的事情。這個蘭公爵據說當年 與義和團有舊,庚子之後就被發配到新疆,終 身流入烏魯木齊。於是,這兩個“老外”,便 先後發瘋似地撲向了敦煌,以種種手段威逼利 誘,終於使得那本來就俗不可耐的王道士,打 開了那只足有半斤重的鐵鎖…… 接下來的日本“探險隊”又來了,俄國“ 考察隊”也來了,美國人也來了,國內大大小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