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杜撰記 | | | 陽春三月 | |
陽春三月陽春三月,小碗跌了泥跟頭 ,哭三日。 ——《杜撰記》 瑪縣的特產是陽春面和彩條魚。 這裡的陽春面跟別處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那 一勺浮在湯面上的豬油,連小碗這樣肉絲上的 肥肉都不碰的小姑娘也貪戀那一勺豬油,每次 都要囑咐媽媽萱巧放多一點再灑上胡椒粉才好 。而瑪縣上做陽春面做得最好的店家就是萱巧 的陽春店,那裡用的都是大口的瓷碗,吃到精 光的時候就能夠看到底下燒上去的字,誰要是 吃到“碗”這個字的話,這碗陽春面就算是萱 巧請客了。瑪縣上的人都知道小碗是萱巧的心 頭肉,疼著呢。 燒著“碗”字的碗陽春店只有一個,盛了 面以後表面上並無二致,其實放了雙份的豬油 ,面底下還埋了一塊萱巧自己醃製的彩條魚, 只有吃者自己才知道。 瑪縣的魚池多,養的全都是彩條魚。彩條 魚的模樣如名字般好看,養在魚池裡面波光粼 粼,醃了做成鹹魚,晾在屋簷底下直溜溜的一 排。彩條魚肉質鮮美,非常好銷,瑪縣的青壯 勞動力都是靠著彩條魚過活的,魚季沒日沒夜 地乾活,閒時就在陽春店裡吃碗陽春面,喝口 酒,生活得很安逸。 | 小碗從小是在陽春店長大的,見證了陽春 店從一開始的幾條板桌發展到後來萱巧盤下這 個小店面。小碗沒有父親,但是她是在男人的 世界裡長大的。男人們喝酒吃五花肉,渾身汗 臭地講黃段子,眼睛瞄著萱巧的裙子底下,呼 嚕呼嚕地吃面想碗底有沒有那塊彩條魚,有沒 有那個“碗”字,能不能上萱巧的床,隔三差 五地和萱巧在屋子裡面關著門打架,弄得整個 陽春店在寂靜的瑪縣咯噔直響。小碗對此習以 為常,她頂享受的就是中午坐在店門口的太陽 底下用指頭撮一撮魚鬆放在嘴巴裡咂吧著,等 著從萱巧房裡走出來的男人用強壯的胳膊把她 舉過頭頂,或者是趁萱巧外出買東西的時候從 她床底下拎出一雙大紅顏色的高跟鞋,赤著腳 晃蕩地踩著它在沒有人的店面裡踱,鞋子就魚 池上的船一樣搖擺。 陽春三月,魚池的淡季,卻是陽春店的旺 季。 瑪縣上的男人們從早到晚地坐在陽春店裡 面,喝酒劃拳打發時間,萱巧就並攏著腳坐在 櫃台後面邊聽無線電邊切蔥末,不時囑咐小碗 給客人添酒添魚鬆。萱巧喜歡聽唱外文的歌曲 ,咿呀咿呀地伴著無線電的沙沙聲。男人們有 時候沒錢結酒賬,就把從家裡老婆的梳妝櫃裡 面拿來的一根銀簪子一匹綢子或是幾個瑪瑙扣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