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紅日 | | | 修訂本序言 | |
修訂本序言 紅日--修訂本序言 修訂本序言 孟良崮戰役勝利結束的第二天上午(一九 四七年五月十七日),在我們住村口頭,我看 到從山上抬來的張靈甫的屍體,躺在一塊門板 上。當時,我有這樣的想法:從去年秋末冬初 ,張靈甫的七十四師進攻漣水城,我軍在經過 苦戰以後,撤出了陣地,北上山東,經過二月 萊蕪大捷,到七十四師的被消滅和張靈甫死於 孟良崮,正好是一個情節和人物都很貫串的故 事。後來,我有過把這個故事編織起來寫成文 章的想頭。差不多日裡、夜裡、風裡、雨裡, 都要行軍打仗,就是戰後休整,也很少空閒, 實際上,我們的工作,不打仗的時候,常常比 打仗的時候還要忙,哪裡還有工夫和心情寫什 麼文章。大概是兩個月以後,在夜渡朐河的時 候,連寫好的幾十頁筆記,和收集來的一點資 料如幾張七十四師的《士兵報》也丟掉了。 不知是什麼緣故,筆下寫不成,心裡卻老 是想寫,有時候,竟打起腹稿來,仿佛著了迷 似的。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裡,部隊住在廈門島上 ,戰事基本結束了。可能是看到了大海的波瀾 ,我便理起了已往的斷斷續續的思緒,打算真 | 的動起筆來。可是,種種顧慮,擋住我的去路 。到三年以後的春天,才硬著頭皮寫好了故事 梗概和人物詳表。由於缺乏那麼一股乾勁,使 得我在創作道路上步子走得很慢,在相當長的 一個時期裡,我不但從腳步慢到停腳不前,而 且下決心不乾這件自不量力的重活了。在別人 ,可能早就寫了出來,而我呢,直到又一個三 年以後的春天,才以一種試試看的態度開步走 。雖說醞釀、思考的時間比較長,又有那麼現 成的很富有文學意味和戲劇性的故事骨胳,作 為進一步進行藝術結構的依托,自己又是在這 個戰鬥曆程裡生活過來的,心裡自也有了一點 數,自認還不是輕率從事;但把那麼一個戰鬥 故事寫成長篇小說,總還覺得是在乾著一件冒 險的事情。 我曾經多次反複地考慮過,並且具體地設 想過:不管戰爭史實,完全按照創造典型人物 的藝術要求,從生活的大海裡自取所需,自編 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,免得受到史實的限製。 也許是我的藝術魄力太小,我沒有這樣做。我 認為萊蕪戰役、孟良崮戰役都是戰爭藝術中的 精品、傑作,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思想,在這兩 個藝術品上煥發著耀目的光華色澤。就是我軍 受了挫折的漣水戰役,到後來,也起了成功之 母的積極作用。我珍愛它們,我覺得文學有義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