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追憶似水年華 | | | 編者的話 | |
編者的話 馬塞爾·普魯斯特是十九世紀末、二十世 紀初法國偉大的作家。在法國乃至世界文學史 上,他同巴爾紮克一樣,都占據著極其重要的 地位。特別是一九八七年以來,法國好幾家有 影響的出版社,競相重新出版普魯斯特的名作 《追憶似水年華》;評論和研究普魯斯特創作 成就的各種學術活動,也在法國及歐美許多國 家廣泛地開展起來。這股熱潮的重新出現,充 分顯示出普魯斯特這部巨著的價值及其影響。 《追憶似水年華》以獨特的藝術形式,表 現出文學創作上的新觀念和新技巧。小說以追 憶的手段,借助超越時空概念的潛在意識,不 時交叉地重現已逝去的歲月,從中抒發對故人 、往事的無限懷念和難以排遣的惆悵。普魯斯 特的這種寫作技巧,不僅對當時小說寫作的傳 統模式是一種突破,而且對日後形形色色新小 說流派的出現,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 對於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家,對於這位作家 具有傳世意義的這部巨著,至今竟還沒有中譯 本,這種現象,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,顯然都 是不正常的。正是出於對普魯斯特重大文學成 就的崇敬,並且為了進一步發展中法文化交流 ,儘快填補我國外國文學翻譯出版領域中一個 巨大的空白,我們決定組織翻譯出版《追憶似 | 水年華》這部巨著。 外國文學研究者都知道,普魯斯特的這部 巨著,其含義之深奧,用詞之奇特,往往使人 難以理解,歎為觀止,因此翻譯難度之大可想 而知。為了忠實、完美地向我國讀者介紹這樣 重要的作品,把好譯文質量關是至關重要的。 為此,在選擇譯者的過程中,我們做了很多的 努力。現在落實下來的各卷的譯者,都是經過 反複協商後才選定的,至於各卷的譯文如何, 自然有待翻譯家和讀者們讀後評說,但我們可 以欣慰地告訴讀者,其中每一位譯者翻譯此書 的態度都是十分嚴謹、認真的,可以說,都儘 了最大的努力,對此,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。 為了儘可能保持全書譯文風格和體例的統一, 在開譯前,我們製定了“校譯工作的幾點要求 ”,印發了各卷的內容提要、人名地名譯名表 及各卷的注釋;開譯後又多次組織譯者交流經 驗,相互傳閱和評點部分譯文。這些措施,對 提高譯文質量顯然是有益的。 關於此書的譯名,我們曾組織譯者專題討 論,也廣泛征求過意見,基本上可歸納為兩種 譯法:一種直譯為《尋求失去的時間》;另一 種意譯為《追憶似水年華》。鑒於後一種譯名 己較多地在報刊上采用,按照“約定俗成”的 原則,我們暫且采用這種譯法。我們期待著廣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