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海上花列傳 | | | 前言 | |
前言《海上花列傳》共六十四回,又 名《青樓寶鑒》、《海上青樓奇緣》、《海上 花》,原題“雲間花也憐儂著”,實為清末韓 邦慶所作。 韓邦慶(1856—1894),字子雲 ,號太仙,江蘇鬆江(今屬上海市)人。其父 韓宗文曾任刑部主事,素負文譽。韓邦慶幼年 隨父居住京師,後南歸考取秀才,但屢次考舉 人不第。曾任幕僚,終因性格不合而至上海為 《申報》館撰述文稿。1892年,他創辦了 中國第一份小說期刊《海上奇書》,由《申報 》館代售,而他的小說《海上花列傳》就在《 海上奇書》上連載。當時,“小說風氣未儘開 ,購問者鮮,又以出版屢屢愆期,尤不為問者 所喜,故銷路平平”(顛公《懶窩隨筆》)。 刊物先是半月一期,後改月刊,每期刊《海上 花列傳》兩回,每回配精美插圖兩幅;堅持了 八個月,共出十五期,終於停刊。此後,小說 仍繼續創作,在刊物停辦後的十個月左右完成 全書。小說出版不久,韓邦慶病逝,年僅三十 九歲。另著有《太仙漫稿》十二篇,采用《聊 齋誌異》的藝術手法,但不落前人窠臼,聲明 “征實者十一,構虛者十之九”《太仙漫稿· 例言》),說“鬼”而不信鬼,見出時代風氣 的轉移。 | 據清末民初的資料記載,韓邦慶為人淡於 功名,瀟灑絕俗。雖然家境寒素而從不視錢如 命;彈琴賦詩,自恰自得;尤其擅長圍棋,與 好友揪抨對坐,氣宇閒雅,一派名士風度。唯 少年時即染上鴉片癮,又耽迷女色,出入滬上 青樓,將所得筆資儘情揮霍,雖然因此而入不 敷出,捉襟見肘,卻為他的小說撰述創造了條 件。 上海開埠以後,華界和租界為牟利而不禁 聲色,致使妓院或變相的妓院林立,民風頹靡 。早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,姚燮就以一百零八 首《沁園春》詞描寫上海妓院,名為《苦海航 樂府》,在暴露妓院黑暗的同時,警醒世人。 這種宗旨和形式,便成為上海“狹邪小說”的 特點,而真正寫出近代上海“狹邪小說”特色 的,當首推《海上花列傳》。 魯迅先生曾在《中國小說史略》中評述此 書,並推為“清之狹邪小說”的壓卷之作。他 曾精辟地概括了全書的內容,說:“《海上花 列傳U大略以趙樸齋為全書線索,言趙年十七 ,以訪母舅洪善卿至上海,遂遊青樓。少不更 事,沉溺至大困頓,遂被洪送令還。而趙又潛 還,愈益淪落,至‘拉洋車’。”“作者雖目 光始終不離於趙,顧事跡則僅此,惟因趙又牽 連租界商人及浪遊子弟,雜述其沈灑征逐之狀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