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隋唐演義 | | | 前言 | |
前言 隋唐演義--前言《隋唐演義》一百回, 是一部兼有英雄傳奇和曆史演義雙重性質的小 說。作者褚人獲,字稼軒,又字學稼,號石農 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生卒年不詳,康熙 二十年前後在世。終身不仕,文名甚高,能詩 善文,尤喜涉獵曆代稗史軼聞,著作頗多,最 能代表其文學成就的是《隋唐演義》。 《隋唐演義》以隋唐曆史為題材。宋代以 來,有關隋末群雄割據,“十八路煙塵”造反 的種種傳說和故事,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,演 隋唐曆史的小說,數量頗多,可以構成一個較 大的係列。《隋唐演義》之前較有影響的同類 題材的作品有明代的《隋唐誌傳》、《隋煬帝 豔史》和《隋史遺文》,褚人獲對上述作品廣 采博收,同時吸收了唐宋傳奇的有關材料,加 工改寫成七十萬字的《隋唐演義》。作為說唐 故事的集大成者,《隋唐演義》幾乎注意到古 籍及傳說中所有有關隋唐曆史的軼事、雜說, 把它們溶到一部作品中,而且雜而不亂,形成 了自己的情節體係,可謂後來居上。 《隋唐演義》敘事從隋主伐陳開始,以“ 安史之亂”後唐明皇回京作結。它的主要內容 由三部分構成:一是以隋煬帝——朱貴兒為中 心人物的隋末官廷故事,二是秦瓊、單雄信、 | 程咬金等“亂世英雄”反隋的故事,三是唐明 皇——楊貴妃為中心人物的“安史之亂”前後 唐代官延故事。全書將隋煬帝——朱貴兒與楊 貴妃——唐明皇的兩世姻緣作為一條副線,把 紛繁的曆史事件、趣聞軼說溶進一個龐大而鬆 散的整體結構中。 隋煬帝在通俗小說中是有名的荒淫殘暴的 君主。他在位十九年,曾三次發動對高麗的戰 爭,又每年調民工數百萬營建東宮,開鑿運河 ,修築長城,苛捐、暴政,搞得民不聊生。當 時有些人為了躲避兵役、勞役,竟自斷手足, 稱為“福手福足”。隋末農民大起義就是在這 種背景下發生的。《隋唐演義》在一定程度上 藝術地再現了曆史的真實情況。作品前半部, 以細致的筆墨描寫了“窮土木煬帝逞豪華”( 第二十七回)的許多令人怵目驚心的事實:選 繡女、建洛宮,“弄得這些百姓東奔西馳”, “各府州縣邑,如同鼎沸”。煬帝為了遊玩, 強令開鑿自大梁至淮河的運河,強征天下民伕 ,“如有隱匿者,誅三族”。大小官吏,正好 乘此機會變本加厲地酷虐百姓。在這樣一個反 抗的烈火一觸即燃的時刻,不但程咬金、尉遲 恭等貧苦農民要揭竿而起,就是一些下級官吏 (如秦瓊)和富有正義感的中小地主(如單雄 信)也感到是“出去做一番事業”的時候了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