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晉書 | | | 帝紀第一 | |
帝紀第一宣帝 宣皇帝諱懿,字仲達,河內溫縣孝敬裡人 ,姓司馬氏。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,為夏 官祝融,曆唐、虞、夏、商,世序其職。及周 ,以夏官為司馬。其後程柏休父,周宣王時, 以世官克平徐方,錫以官族,因而為氏。楚漢 間,司馬仰為趙將,與諸侯伐秦。秦亡,立為 殷王,都河內。漢以其地為郡,子孫遂家焉。 自仰八世,生征西將軍鈞,字叔平。鈞生豫章 太守量,字公度。量生潁川太守俊,字元異。 俊生京兆尹防,字建公。帝即防之第二子也。 少有奇節,聰明多大略,博學洽聞,伏膺儒教 。漢末大亂,常慨然有憂天下心。南陽太守同 郡楊俊名知人,見帝,未弱冠,以為非常之器 。尚書清河崔琰與帝兄朗善,亦謂朗曰:“君 弟聰亮明允,剛斷英特,非子所及也。” 漢建安六年,郡舉上計掾。魏武帝為司空 ,聞而辟之。帝知漢運方微,不欲屈節曹氏, 辭以風痹,不能起居。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, 帝堅臥不動。及魏武為丞相,又辟為文學掾, 敕行者曰:“若複盤桓,便收之。”帝懼而就 職。於是,使與太子遊處,遷黃門侍郎,轉議 郎、丞相東曹屬,尋轉主簿。從討張魯,言於 魏武曰:“劉備以詐力虜劉璋,蜀人未附而遠 爭江陵,此機不可失也。今若曜威漢中,益州 | 震動,進兵臨之,勢必瓦解。因此之勢,易為 功力。聖人不能違時,亦不失時矣。”魏武曰 :“人苦無足,既得隴右,複欲得蜀!”言竟 不從。既而從討孫權,破之。軍還,權遣使乞 降,上表稱臣,陳說天命。魏武帝曰:“此兒 欲踞吾著爐炭上邪!”答曰:“漢運垂終,殿 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,以服事之。權之稱臣, 天人之意也。虞、夏、殷、周不以謙讓者,畏 天知命也。” 魏國既建,遷太子中庶子。每與大謀,輒 有奇策,為太子所信重,與陳群、吳質、朱樂 號曰四友。遷為軍司馬,言於魏武曰:“昔箕 子陳謀,以食為首。今天下不耕者蓋二十餘萬 ,非經國遠籌也。雖戎甲未卷,自宜且耕且守 。”魏武納之,於是務農積穀,國用豐贍。帝 又言荊州刺史胡修粗暴,南鄉太守傅方驕奢, 並不可居邊。魏武不之察。及蜀將羽圍曹仁於 樊,於禁等七軍皆沒,修、方果降羽,而仁圍 甚急焉。是時漢帝都許昌,魏武以為近賊,欲 徙河北。帝諫曰:“禁等為水所沒,非戰守之 所失,於國家大計未有所損,而便遷都,既示 敵以弱,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。孫權、劉備, 外親內疏,羽之得意,權所不願也。可喻權所 ,令掎其後,則樊圍自解。”魏武從之。權果 遣將呂蒙西襲公安,拔之,羽遂為蒙所獲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