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淮河的警告 | | | 序 話說淮河 | |
序 話說淮河 “走千走萬,不如淮河兩岸。” “江淮熟,天下足。” 這古老的歌謠不知流傳了多少個年代。 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頂的淮河 ,起初不過是輕淺如線的一股細流,涓涓湲湲 於長江與黃河之間的危嶺野穀,它不停息地集 聚著,流淌著。來到浩瀚的大平原時,便以博 大的胸懷彙流納川,先後將泉河、潁河、渦河 、奎河、沂河、沭河等數百條河流,擁入自己 的懷抱。於是,它迅速地變得洪洪泱泱,終於 成了匍匐在祖國心腹地帶的一條大河。 在中國的版圖上,沒有任何一條河流像它 那樣密如蛛網般地縱橫交錯了。一級支流12 0多條,二級支流460多條,全流域主要跨 省河流就有100餘條,養育著兩岸一億五千 多萬人口,其人口密度雄居全國各大流域之首 !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大部、安徽和江蘇北部 、山東南部以及湖北少部。擁有名播海內外的 鄭州、開封、許昌、平頂山、阜陽、蚌埠、淮 南、淮北、徐州、揚州、淮陰、鹽城、臨聽、 濟寧、棗莊、連雲港等36個地市;毫州、宿 州、充州、膝州、項城、淮安、蘭考、曲阜、 盰眙等182個縣以上城鎮,星羅棋布。 | 淮河古稱淮水。它和我們這個民族一樣的 古老。 相傳,伏羲氏和女蝸的氏族部落就活動卞 這流域上遊的穎河岸邊和今天的河南省淮陽一 帶。三王之首的夏禹不僅娶了淮河岸邊的塗山 氏為妻,而且,為疏導淮水,三過家門而不入 ,終使這一片天地變得風調雨順,人丁興旺。 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製國家夏王朝就建 都於此。而夏、商王朝的興起,創造了燦爛輝 煌的東方文化。 春秋戰國時期,列國列強常以淮河相毗鄰 ;其後,但凡曆史上出現南北分治,也多以淮 水為界,僅南北朝,南方的宋、齊、梁、陳, 北方的北魏、北齊、北周諸國對峙170多年 之久,就是劃淮而治的。到了統一時期,淮河 又常是州、郡、府、道的邊界。因此,大河兩 岸,戰事紛壇,曾多少次刀光劍影,鼓角齊鳴 ,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:淝水之戰、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、劉邦項羽的楚漢之爭、曹 操呂布的彭城交兵……漫卷戰火狼煙的風雲。 淮河自古多豪傑。許多人的名字,至今仍 像耀眼的星辰,閃爍在我們的上空:偉大的思 想家孔子、孟子、莊子、老子;傑出的政治家 管仲、劉邦、曹操、諸葛亮、朱元璋;民族英 雄關天培,巾幗英雄梁紅玉,神醫華倫,書聖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