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家庭革命 | | | 第一章 | |
第一章 6年前郝麥收用一紙協議將兒子郝丁推出 了家門。 6年後郝丁對我說他父親簡直就是日本電 影《狐狸的故事》裡的一只“老狐狸”。 也許,有人會覺得下面的故事只不過是發 生在郝家的一段往事,這段“往事”只是郝家 教育孩子的特殊方法,但是,人們或許只看到 了星火,卻沒有意識到這點“星火”的微光閃 爍正預示著一場家庭革命,它或早或晚一定會 在中國發生—— 一紙協議 1996年9月18日,在天津,一戶三 口之家,父親郝麥收、母親孫子芳、兒子郝丁 正在面對一件就要發生在他們家裡的“新鮮事 ”。這件事是由在天津社科院工作,研究社會 學、人口學、老年問題的郝麥收教授一手炮製 的,他要在這一天和兒子郝丁簽訂一份《親子 雙向自立協議》。這份“父子協議”連郝麥收 自己也明白,雖說它只是一張紙,但一旦拋出 ,對於郝家不啻為一枚立刻就會爆炸的“定時 炸彈”。 現在,先讓我們來看看郝麥收《父子協議 》的內容條款: 第一部分,(兒子)郝丁要承擔的責任: | 1.自力承擔受高等教育的經費;2.自力謀 業,自己創業;3.自力結婚成家;4.自己 培育子女。 第二部分,(父母)郝麥收、孫子芳要承 擔的責任:1.養老費和醫療費自我儲蓄;2 .日常生活和患病生活的自我料理;3.精神 文化生活的自我豐富;4.回歸事宜的自我辦 理。 整個協議條款不過76個字,概括它的精 神就是“四不管”。這“四不管”規定“協議 ”一旦生效,從此郝家父母可以在上述四個方 面不管孩子;孩子也可以不管父母。而在這雙 向“四不管”的合同中,郝麥收首先要針對的 甚至“為難”的不是“老的”,而是“小的” ——郝丁。 正常人實在很難想像郝麥收為什麼要在自 己家裡鼓搗出這麼一件立刻要引起“戰爭”的 事情。中國幾千年文明曆史,家庭生活和父子 親情組合著一種一成不變的內涵,用現在的法 律來解釋就是:“父母有養育子女的責任和義 務,子女也有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。”而郝 麥收全然不顧幾千年的古老傳統,執意要在自 己家裡來一場革命,“革”兒子的命,也“革 ”自己的命。 我問過郝麥收,您這麼做知不知道自己是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