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國圍棋史話 | | | 第一章 眾說紛紜的圍棋起源 | |
第一章 眾說紛紜的圍棋起源 中國圍棋史話--第一章眾說紛紜的圍棋 起源 第一章眾說紛紜的圍棋起源 堯舜以棋教子 琴棋書畫,中國古代四大藝術,源遠流長 。 琴棋書畫之棋,指的就是圍棋。 晉朝人張華在他寫的《博物誌》中說:“ 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。”還提到,舜覺得兒子 商均不甚聰慧,也曾製作圍棋教子。 《路史後記》寫得更為詳細。堯娶妻富宜 氏,生下兒子朱,兒子行為不好,堯很難過, 特地製作了圍棋,“以閒其情。”(注一) 按照這種說法,製造圍棋,是為了開發智 慧,純潔性情的。 不過也有另一種看法,認為“夏人烏曹作 賭博圍棋。”(注二)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《原弈》一書中則說, 圍棋始於戰國,是縱橫家們的創造。他的根據 是,圍棋“有害詐爭偽之道。”(注三) 這樣一來,圍棋又成了尋歡作樂,耍弄權 術的工具了。 其實,這些說法都不過是推測而已,堯、 舜之說只是編織的美妙傳說。烏曹在《古史考 | 》中被認為是造磚的先祖。在造圍棋方面找不 到更多的佐證。至於皮日休提出的圍棋源於戰 國。更不足為信。早在春秋時,孔子就已經提 到圍棋了。 也是一種推測 在甘肅水昌縣鴛鴦池出上的原始社會末期 的陶罐,不少繪有黑色、紅色甚至彩色的條紋 圖案,線條均勻。縱橫交錯,格子齊整,形狀 很象現在的圍棋盤,但縱橫線條只有十至十二 道,而不象現在是十九道。考古學家諷稱之為 棋盤紋圖案。 湖南省湘陰縣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,隨葬 品裡有圍棋盤一件,大小呈正方形,縱橫各十 五道。 在內蒙發掘的一座遼代古墓裡,挖出圍棋 方桌,高十厘米,邊長四十厘米,桌上畫有長 寬各三十厘米的圍棋盤。棋盤縱橫各十三道, 布有黑子七十一枚,白子七十三枚,共一百四 十四枚。另有黑子八枚,白子三枚空放著。想 必墓主生前好弈,舍不下一盤殘局,帶到九泉 之下琢磨去了。 這些只是眾多考古新發現中的幾件古物, 但足以說明幾點:首先,不容置疑的是,圍棋 在原始社會時,已具雛形。縱橫交錯的棋盤圖 形已經基本形成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