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上下五千年 | | | 前言 | |
前言 《上下五千年》原有已故林漢達教授的一 份未完成的遺稿。林先生生前曾打算寫一套包 括整個古代史時期的故事。由於他過早地離開 了人世,他只寫到東漢以前的部分,沒能實現 他的寫作計劃。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同誌把 他的遺稿交給我,要我整理和補寫一些篇目, 並且把林先生未寫的部分(從三國到清代鴉片 戰爭前)續寫完成。 林漢達教授是一位教育家和語言學家。他 在寫曆史故事方面,是下過一番功夫的。他把 寫曆史故事作為對“新語文的嘗試和舊故事的 整理”。他所寫的不少曆史故事讀物,有其獨 特的風格,早已膾炙人口。要續寫他的稿子, 是相當困難的。但是經過再三考慮,我還是接 受了這個任務。 我接受這個任務的主要原因是我自己也一 直有這樣的願望,想給少年讀者寫一本介紹中 國曆史的讀物。我認為做一個中國人,應該了 解一點中國的曆史。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偉大的 國家。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悠久、燦爛文化的民 族。了解祖國的過去,才能更加熱愛祖國的現 在和將來。在我國漫長的曆史過程中,發生過 許多有意義的事件,湧現出許多優秀的人物, 把這些曆史事件和人物介紹給少年讀者,可以 | 開闊他們的眼界,啟發他們的智慧,培養他們 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。儘管時代不同了, 但是曆史上許多故事,從各個不同角度,對我 們都有一定的教育和借鑒作用。 我曾經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,在工作實踐 中,體會到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,除了加強 讀寫教學以外,擴大學生知識面也是必不可少 的條件之一。尤其是曆史知識,跟語文知識的 關係十分密切。現代漢語中有不少詞語,特別 是成語典故,多半出自於各種曆史書籍。在一 些古今的典範作品中,運用史實的地方更不少 見。因此,讓學生從小讀一些曆史,對提高他 們的文化素養,陶冶他們的美好情操無疑是有 益的。 我國的史籍太多,而且古代史的原著都是 用文言文寫的。一般少年讀者要讀這些書當然 很困難,何況現在學生要學的學科門類那麼多 ,很少有可能去接觸原作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,我覺得運用史籍中的豐富材料,來整理一套 淺近的比較有係統的曆史讀物,這個工作是很 有意義的。 《上下五千年》是一套故事化的曆史讀物 。在這套書中,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 事件,根據史籍材料,加以組織和剪裁,用通 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,不加鋪敘和描寫,基本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