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失去的勝利 | | | 前言 | |
前言 1945年我曾經訊問過許多德國將領, 他們一致的意見都是認為曼施坦因元帥已經被 證明為他們陸軍中能力最強的指揮官,他們都 希望他能出任陸軍總司令。非常明顯,他對於 作戰的可能性具有一種超人的敏感,對於作戰 的指導也同樣精通,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裝甲 兵種出身的指揮官,他對於機械化部隊的潛力 ,又都有較大的了解。總括言之,他具有軍事 天才。 在戰爭的最初階段中,他以一個參謀軍官 的身份,在幕後發揮出來一種偉大的影響。以 後他又變成一個傑出的指揮官。並且自194 1到1944年,在東線的巨大決鬥中,擔負 著一個重要的任務。他對於這些戰役所作的詳 細記載,尖銳的批評,和非常有意義的啟示, 聯合起來使他這一本書對於第二次大戰的曆史 ,作了最重要和光榮的貢獻。 曼施坦因一生事業中有一個特點,就是至 少在德國以外,他最出名的事跡卻是發生在他 還是一個相當低級將領的時候,而且他也並未 作實際的參加。因為造成他大名的主因,是他 對於1940年德軍攻勢計劃設計(或者應說 是改造)時所發揮的影響作用。這個計劃終於 突破了西線,使法國淪亡,產生了其一切遠大 | 的後果。這個新計劃於是就被稱為“曼施坦因 計劃”(MansteinPlan),其要 點即為采取期待性最小的作戰線,透過遍布森 林的阿登(Ardennes)山地作決定性 的突破。這是應該歸功於曼施坦因的,因為他 不僅是新計劃的擬定者,而且也因為他的努力 ,才使新計劃代替了舊計劃,後者是主張通過 比利時作較直接攻擊,那是很可能會遭遇阻擊 的。 在那個時候,曼施坦因是倫德斯特集團軍 群的參謀長,當他主張改變計劃的辯論使他的 長官們感到刺激時,於是他就被擠出了總部, 明升暗降的做一個預備(步兵)軍的軍長。接 著在聽取了曼施坦因的意見後,希特勒終於施 加了壓力,才通過了這個新計劃。這本書對於 這些爭論,和這個計劃的演變程序,提供了許 多的新資料。 在這個攻勢的重要開始階段中,即切斷盟 軍的左翼並將其圍困在海峽海岸上,曼施坦因 的軍僅僅是一支跟進的部隊而已。但在第二和 最後的階段中,它卻擔負著較重大的任務。在 他的活躍領導下,他的步兵用徒步行軍的方式 來與裝甲軍賽跑,一路向南狂奔,越過了索姆 河和塞納河(Seine),直抵羅納(Lo ire)河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