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阿q正傳 | | | 第一章 序 | |
第一章 序 我要給阿q做正傳,已經不止一兩年了。 但一面要做,一面又往回想,這足見我不是一 個“立言”的人,因為從來不朽之筆,須傳不 朽之人,於是人以文傳,文以人傳——究竟誰 靠誰傳,漸漸的不甚了然起來,而終於歸接到 傳阿q,仿佛思想裡有鬼似的。 然而要做這一篇速朽的文章,才下筆,便 感到萬分的困難了。第一是文章的名目。孔子 曰,“名不正則言不順”。這原是應該極注意 的。傳的名目很繁多:列傳,自傳,內傳,外 傳,別傳,家傳,小傳……,而可惜都不合。 “列傳”麼,這一篇並非和許多闊人排在“正 史”裡;“自傳”麼,我又並非就是阿q。說 是“外傳”,“內傳”在那裡呢?倘用“內傳 ”,阿q又決不是神仙。“別傳”呢,阿q實 在未曾有大總統上諭宣付國史館立“本傳”— —雖說英國正史上並無“博徒列傳”,而文豪 迭更司⑺也做過《博徒別傳》這一部書,但文 豪則可,在我輩卻不可。其次是“家傳”,則 我既不知與阿q是否同宗,也未曾受他子孫的 拜托;或“小傳”,則阿q又更無別的“大傳 ”了。總而言之,這一篇也便是“本傳”,但 從我的文章著想,因為文體卑下,是“引車賣 漿者流”所用的話,所以不敢僭稱,便從不入 | 三教九流的小說家所謂“閒話休題言歸正傳” 這一句套話裡,取出“正傳”兩個字來,作為 名目,即使與古人所撰《書法正傳》的“正傳 ”字面上很相混,也顧不得了。 第二,立傳的通例,開首大抵該是“某, 字某,某地人也”,而我並不知道阿q姓什麼 。有一回,他似乎是姓趙,但第二日便模糊了 。那是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,鑼聲鏜 鏜的報到村裡來,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,便手 舞足蹈的說,這於他也很光采,因為他和趙太 爺原來是本家,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 輩呢。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 。那知道第二天,地保便叫阿q到趙太爺家裡 去;太爺一見,滿臉濺朱,喝道: “阿q,你這渾小子!你說我是你的本家 麼?” 阿q不開口。 趙太爺愈看愈生氣了,搶進幾步說:“你 敢胡說!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本家?你姓趙麼 ?” 阿q不開口,想往後退了;趙太爺跳過去 ,給了他一個嘴巴。 “你怎麼會姓趙!——你那裡配姓趙!” 阿q並沒有抗辯他確鑿姓趙,只用手摸著 左頰,和地保退出去了;外面又被地保訓斥了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