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將軍鎮 | | | 第一章 小丁 | |
第一章 小丁 一 台階表面的水泥已經破裂,露出底下的磚 頭。磚縫間結滿了青苔。小丁顧不得許多,一 屁股在上面坐下來。他身後是一幢舊平屋。黑 瓦屋頂上長了草、窗子碎了好幾塊玻璃,門上 的鐵皮鏽爛了。這是副鎮長老楊的家。 小丁是打聽了一上午才找到這裡的。原本 就打不起精神,現在更是累了。 已經過了中午下班的時間。附近陸陸續續 有下學的伢子、下工的大人在回家。自行車鈴 聲、開門聲、人們的大呼小叫,一片亂響,很 興奮。鎮子上一眼就可以看出兩類人:一類是 鎮上的合法居民,拿“國營”工資,在“國營 ”打米打油(小鎮人把公家的單位如機關、工 廠、商店等一津稱為“國營”)。這類人走路 說話,眼角眉梢到處是城裡人的驕傲。另一類 是鎮外吃農業糧的人。他們到鎮上來趕集、做 小工或走親,多少都有些畏縮、委瑣、或者眼 紅甚至憎恨的神情。小丁在他們中間是一種很 尷尬的角色。他的來曆,他的作派,讓大家都 認他作城裡人。但他吃的是鄉下飯,做的是鄉 下事。他像城裡人一樣看不起鄉下人(這真是 “再教育”的失敗),又像鄉下人一樣仇視城 裡人(這似乎又是“再教育”的成功)。這使 | 得他在看待小鎮和小鎮人的時候,常常懷了一 種揶揄的心情。比方他在日記中這樣描繪小鎮 : 鎮子上有兩條至十字狀交叉的大街。這兩 條街寬得 足以(在乍“只能”)馳過一輛吉普車, 加起來足有(在乍 “只有”)六百公尺長。零零落落地嵌著 青石子氣的路面(青 石板據傳是明代官道的遺跡),以及從兩 邊的門頭上衝出 來的、油漆斑剝的小吊樓,都在向人們炫 耀著自己的長壽。 一條小河環繞著這美麗(?)的鄉鎮。它 所以叫作河, 是因為它具備河的一般特點:有從地面四 支的河床,還 有水。這些在河床中間彎彎曲曲地流淌的 河水,足以(應 作“只能”)浸過你的腳背。這條河,給 小鎮的人們帶來了 無窮的好處(?!)。比如,把垃圾倒在 這裡,那是再方便不 過的了。美中不足的是,如果每年春末夏 初的山洪,沒有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