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逝去的年代 | | | 酋長話語 | |
酋長話語 甘願做奴隸的人就應該被奴役! ——尼采 一 寫這篇短文的時候,心緒特別繁雜,老走 神,磨蹭了許久下不了筆。但是,一想起謝泳 ,一想起他的自由知識分子們的命運,一想起 他的西南聯大,一想起儲安平與《觀察》,大 腦中就浮現出一幕幕悲壯的畫面,似有千言萬 語,不吐不快。 謝泳的文章是平穩舒緩的,但在平緩的背 後卻隱藏著深厚的思想功底和個人風格,在現 代隨筆新三家(摩羅語:林賢治、謝泳、餘傑 )中確實自成一派,怪不得那麼多出版社的漂 亮女編輯在尋找謝泳,巨大的感性魅力和理性 力量催人深思。謝泳不是最卓越的,但卻是惟 一的。他從故紙堆中淘出那麼多學人的倜儻豐 采和悲慘命運,然後信手寫成學術隨筆,展現 給我們——胡適、馮友蘭、張東蓀、金嶽霖、 傅斯年、梁思成、王瑤、舒蕪等上百位自由知 識分子都被他畫了素描,他們的偉大與卑微躍 然紙上。他說:“說到過去的教授,我們年輕 的一輩真有說不出的感慨,今人不見古時月, 今月曾經照古人。都是教授,前後卻大不相同 。我曾和作家鐘道新說,過去的教授是手工生 | 產的,少,也就值錢,今日的教授是機器生產 的,多,也就貶值了。你想,一個社會無論什 麼人都敢以教授自居,那自然什麼人也就敢隨 意嘲弄教授了。這當然還是就教授的數量而言 ,就學術水平而言,今日的教授更應當感到面 紅耳赤心有愧才對。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學銜 、學問的標誌,而是工資的一個級別,一個分 配住房的資格,再加上一個享受公費醫療的待 遇而已……一想到今日的有些教授為了一百塊 政府津貼,撕破面皮,打得不可開交,真讓人 感慨不已嗬……”一刀見血,不愧為“太原劍 客”。 當今時代,“知識分子”是一個被用濫了 的詞。按照《現代漢語詞典》第1467頁的 解釋,知識分子是指具有較高文化水平,從事 腦力勞動的人。如科學工作者,教師、醫生、 記者、工程師等。而在普、通人的心目中,有 文化的人就成了知識分子。而至於他們的知識 有多有少,是真是假,有用無用,正動反動, 有害有益,人們往往是忽視的。對此定義,我 早就持懷疑態度:一般文化人是知識分子,大 教授也是知識分子;喜鵲是知識分子,烏鴉也 是知識分子;顧準、王元化是知識分子,郭沫 若、柯雲路也是知識分子。這個概念豈不太模 糊了嗎?後來,我在外國人的書中找到了答案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