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京華煙雲 | | | 關於《京華煙雲》 | |
關於《京華煙雲》 林如斯 我站在這個地位很難寫書評,女兒批評父 親的書,似乎從來未聽見過。那又何必寫呢? 因為好像話藏在肚子裡非說不可。可不要說我 替父親吹牛,也不用罵我何以如此膽大,因為 我要用極客觀的態度來批評,雖然情感也不可 無。我知道父親每晨著作總是起來走走吃吃水 果,當他寫完紅玉之死,父親取出手帕擦擦眼 睛而笑道:“古今至文皆血淚所寫成,今流淚 ,必至文也。”有情感又何妨。 《京華煙雲》是一部好幾篇小說聯成的長 篇小說,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無結構的故 事,而反為大規模的長篇。其中有佳話,有哲 學,有曆史演義,有風俗變遷,有深談,有閒 話,加入劇中人物之喜怒哀樂,包括過渡時代 的中國,成為現代的中國的一本偉大小說。《 京華煙雲》在實際上的貢獻,是介紹中國社會 於西洋人。幾十本關係中國的書,不如一本道 地中國書來得有效。關於中國的書猶如從門外 伸頭探入中國社會,而描寫中國的書卻猶如請 你進去,登堂入室,隨你東西散步,領賞景致 ,叫你同中國人一起過日子,一起歡快,憤怒 。此書介紹中國社會,可算是非常成功,宣傳 力量很大。此種宣傳是間接的。書中所包含的 | 實事,是無人敢否認的。 然此小說實際上的貢獻是消極的,而文學 上的貢獻卻是積極的。此書的最大的優點不在 性格描寫得生動,不在風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 前,不在心理描繪的巧妙,而是在其哲學意義 。你一翻開來,起初覺得如奔濤,然後覺得幽 妙,流動,其次覺得悲哀,最後覺得雷雨前之 暗淡風雲,到收場雷聲霹靂,偉大壯麗,悠然 而止。留給讀者細嚼餘味,忽恍然大悟;何為 人生,何為夢也。而我乃稱歎叫絕也!未知他 人讀畢有此感覺否?故此書非小說而已!或可 說,“浮生若夢”是此書之主旨。小說給人以 一場大夢的印象時,即成為偉大的小說,直可 代表人生,非僅指在二十世紀初葉在北京居住 的某兩家的生活。包括無涯的人生,就是偉大 的小說。 全書受莊子的影響。或可說莊子猶如上帝 ,出三句題目教林語堂去做,今見林語堂這樣 發揮儘致,莊子不好意思不賞他一枚仙桃羅! 此書的第三部題為“秋季歌聲”(即第三個題 目),取莊周“臭腐化為神奇,神奇化為臭腐 ”,生死循環之道為宗旨:秋天樹葉衰落之時 ,春已開始,起伏循環,天道也。故第三卷描 寫戰爭,可謂即描寫舊中國的衰老,就是新中 國的萌芽。故書中有“晚秋落葉聲中,可聽出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