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品三國(選載) | | | 青梅煮酒論英雄 | |
青梅煮酒論英雄 上一集我們說到,放走劉備,是曹操一生 中最大的錯誤,因為曹操已經一眼看出劉備是 當時真正的英雄。曹操甚至說了這樣的話:“ 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與操耳!”這句話是載入 史冊的。《三國誌·先主傳》說:“先主未出 時,獻帝舅(嶽父)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 中密詔,當誅曹公。先主未發。是時曹公從容 謂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與操耳!本 初之徒,不足數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遂 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、將軍吳子蘭、王子服等 同謀。會見使,未發。事覺,承等皆伏誅。” 這是原文。而在“先主方食,失匕箸”後面, 裴鬆之注引《華陽國誌》補充說:“於時正當 雷震,備因謂操曰:聖人雲‘迅雷風烈必變’ ,良有以也。一震之威,乃可至於此也!”《 三國演義》當中那個著名的故事“青梅煮酒論 英雄”,就是根據這個記載改編的。 平心而論,《三國演義》這半回篇幅的故 事,從文學的角度看很精彩,從曆史的角度看 也算真實,因為故事情節和人物對話大體上都 有出處和來曆。比如“衣帶詔”事件,就既見 於《三國誌》,也見於《後漢書》;劉備種菜 一事,見於裴鬆之注引胡衝《吳曆》,而且言 之鑿鑿,種的是大頭菜一類的東西(蕪菁); | “望梅止渴”的故事,則見於《世說新語·假 譎》,這個成語也典出於此。至於曹操評點當 時人物的那些話,也都可以說是他的真實看法 。靠不住的只有一處,搞錯了的也只有一點。 搞錯了的一點,是陳邇冬先生發現的。《 三國演義》說,曹操要劉備說說誰是當今英雄 ,劉備第一個就提到了袁術,曹操笑著說:“ 塚中枯骨,吾早晚必擒之。”其實“塚中枯骨 ”這個說法不是曹操的,是孔融的。他說的也 不是袁術,而是袁術的先人。據《三國誌·先 主傳》,漢獻帝興平元年(故意194年), 徐州牧陶謙因病去世,陳登等人要劉備來代理 。劉備不敢貿然接手,說袁術近在咫尺,四世 五公,海內所歸,你們何不把徐州送給他?這 時北海相孔融就說話了。孔融說:“袁公路豈 憂國忘家者耶?塚中枯骨,何足介意!”也就 是說,你不必擔心,老袁家那“四世五公”早 就在墳墓裡了,怕他做甚!劉備這才代理了徐 州牧。《三國演義》移花接木,把袁術本人說 成“塚中枯骨”,是不確的。如果袁術已是“ 塚中枯骨”,又何必說“吾早晚必擒之”? 靠不住的一處,是劉備和董承他們的“立 券書名”。按照《三國演義》的說法,董承受 獻帝密詔,聯合劉備等人反曹,是結了盟,立 了誓,簽了字,畫了押的。那份“衣帶詔”和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