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越王勾踐 | | | 序 | |
序 《越王勾踐》要出書了,作者要我寫幾句 話,對我來說,這也是第一次,勉為其難吧。 電視劇的拍攝是一個集體創作的過程。《 越王勾踐》劇本定稿後,製片人功達約我們主 創人員見了一次面,這是我跟張敬的第一次接 觸,也是奠定後來我們關係的一次接觸。從這 次接觸起,我開始了解他的作品,了解他的為 人,從這個角度上來說,我感謝《越王勾踐》 。 在我不算短的演員生涯中,接拍不同的戲 給了我不同的感受,這些戲的思想、角色的性 格都在豐滿我的人格。但是這些感受在《越王 勾踐》之前還是停留在感性上的,這個過程就 好像是被什麼所感動,抱著某種情懷去表演、 去生活,這個感覺是未經歸納的。但是在和作 者第一次接觸中,在一種沉默、伴隨著思考的 狀態中聽他闡述《越王勾踐》、聽他敘述這個 關於英雄的悲情史詩的過程中,我的心裡生出 一種從未有過的共鳴。這種共鳴是男人對於古 典的、悲劇性的英雄情懷的共鳴,也是對於在 現實生活中被深深埋沒了的、對於生命之美的 共同追求的共鳴。 英雄、悲劇、古典、史詩這些總是在電 影電視劇中被強烈推崇的字眼,事實上,卻也 | 是在這樣一種形式裡最容易被膚淺化甚至被忽 略的感情。《越王勾踐》帶給我的是戲劇化的 曆史、更是真實的曆史。在那樣的一個年代發 生的國家與國家、男人與男人之間的一幕幕悲 喜事件無疑是電影電視劇絕佳的題材。作者帶 給我的《越王勾踐》就是把這個具有強烈戲劇 元素的載體真正戲劇化的一部史詩。這裡的英 雄並非僅僅攻城略地,這裡的悲劇不是哭哭啼 啼,這裡的曆史也不單單是還原,這裡的一切 都是為了體現一種悲劇精神:一種單純的、卻 要在曆史的車輪下被傾軋、被摒棄的悲劇精神 ;一種源於人性的追求,卻又在人性的複雜變 化中被磨滅的悲劇精神。《越王勾踐》的戲劇 性在於,作者把這種中國曆史局部的精華加以 強化、升華,並完整地釋放出來,也是從《越 王勾踐》中,我感受到了這種英雄悲情的全部 。 回到作者身上,從劇本開始,我了解了 張敬。我喜歡他的為人,即使在因為劇本內容 引起爭辯的時候,他也保持了一貫的謙和、內 斂。他是完全把自己的人生能量放在對曆史、 對人物、對戲劇、對生命之美追求上的人,他 不和人斤斤計較,即使意見、理解不統一,他 也會用最溫和的講道理的方式一層一層地把問 題剝開給你講。這麼長時間,我沒見他紅過臉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