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頭人 | | | 一 | |
一 申村的第一任村長,是我姥爺他爹。“他 爹”到現在,成了“祖上”。大家一說起過去 的事,就是“祖上那時怎樣怎樣”。我雖然寄 養在姥爺家中,大家也讓我喊。據三姥爺序列 中的孬舅講,祖上長得很福態,大人物似的, 臉上不出胡子。我當時年幼,上了他的當。後 來長大成人,一次參加村裡燒破紙,見到了百 年之前的祖上畫像,才知道是個連毛胡子,這 才放下心來。 但申村是祖上開創的,卻是事實。祖上初 到這裡,以刮鹽土、賣鹽為生。我三歲來到這 裡,這裡還到處是白花花一片鹽鹹。村西土崗 上,遺留著一個灰捶的曬鹽池子,被姥娘用來 曬打卷好的紅薯乾。聽人說,祖上初到這裡生 活比較苦。但據俺姥娘講,她婆家一開始生活 比較苦,後來還可以。清早一開門,放出我姥 爺哥兒四個,四處奔散著要飯。那時姥爺們還 都是七八歲的頑童。要一天飯回來,基本上能 要飽,開始用小條帚掃腳,上炕睡覺。 但據幸存下來的四姥爺講,他小時候生活 還是比較苦。居家過日子,哪能天天要飯?主 要還是以祖上賣鹽為生。五更雞叫,祖上便推 著鹽車走了,在人家村子裡吆喝:“賣小鹽啦 !”傍晚,姥爺們便蹲到門檻上,眼巴巴望著 | 大路的儘頭,等爹回來。祖上終於回來,哥四 個像扒頭小燕一樣喊: “爹,發市了嗎?” 大路儘頭一個蒼老的聲音:“換回來一布 袋紅薯!” 舉家歡喜,祖姥娘便去灶間點火。很快, 屋頂升起炊煙。 “爹,發市了嗎?” 大路儘頭不見回答,只是一個陰沉的臉, 大家不再說什麼,回屋用小條帚掃腳,上炕睡 覺。 準確記下這段曆史,是枯燥無味的。反正 姥爺們後來都長大成人,成人之後,都娶妻生 子,各人置了一座院落。後來祖上便成了村長 。 祖上當村長這年五十二歲。那時村子已初 具規模,遷來了姓宋的、姓王的、姓金的、姓 杜的……有一百多口人。縣上鄉上見鹽成地上 平白起了一座村莊,便派人來收田賦。可惜大 家誰也不願到這來吃鹽上,推來推去,推到一 個在鄉公所做飯的夥夫頭上。夥夫本也不願來 ,可他實在再沒別的地方推,便拿了別人的鐵 鏈、鎖頭和藤杖,步行十五裡,嘟嘟囔囔來了 。來到這裡已是正午,村裡該管一頓飯。可鄉 下人見小,誰也不願把生人領到家吃飯。最後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