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飛機場 | | | 父親的浪漫 | |
父親的浪漫 格子父親當兵的時候,嫌棄狗剩的小名不 中聽,順嘴就給自己改了名,從此叫吳天翔。 吳天翔在給格子講起這段經曆的時候總是 非常得意。 也許是巧合,吳天翔以後真的像大鳥一樣 在天空中飛翔了。 吳天翔的父親吳文翰儘管浪浮,但愛子是 出名的,逢集總要買兩個肉包揣回來給兒子吃 。這是做父親的幸福時刻,但當兒子肉包子吃 完,吳文翰又愁上心來,怎麼才能叫兒子天天 吃上肉包子呢? 1951年,剛結束戰爭的年輕共和國, 開始了抗美援朝,保家衛國的戰爭。 中國人要和美國人打了,這叫吳文翰越發 看到了共產黨的強大,他毅然把獨養兒子送上 了前線。他並不是心血來潮,與其悲慘地活著 ,不如跟著共產黨走。儘管賭注下得大了,是 拿兒子的命下注。可這一去,便走出一條金光 大道。 吳天翔在膠州上火車,沿著膠濟線北上, 一下子乾到丹東。就地整編兩日,發槍、發手 榴彈、發糧食和一些輕裝備……於是就“雄赳 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”了。 在擁擠的悶罐車裡,吳天翔懷抱一杆大槍 | ,像懷抱著理想,精神亢奮,感覺自己無比強 大。他暗暗發誓,要當《水滸》中的梁山好漢 ,要當英雄豪傑。他的行為遭到本村同伴的譏 笑,他們嘲笑他“彪乎乎”的,不該領槍。他 們只領糧食和物品,沒有領槍和手榴彈,他們 給自己留了一手,隨機應變,趨利避害,敗了 就逃回家種地。吳天翔和他們不同,他剛穿上 軍裝就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,沒給自己留退路 。 儘管在後來沒日沒夜的急行軍中,那杆大 槍讓吳天翔吃了些苦頭,但終究還是瞧不起他 同伴們那種農民式的狡黠。他是一個不在小事 上患得患失的人,在隊伍裡,這叫覺悟高。事 實上,他們本村同去的五個同伴中,只有他一 人是囫圇著回來的,其他四人都成了青山綠水 。 吳天翔的幸運是,他父親不但給他吃了肉 包子,還叫他讀了書,他後來能脫穎而出的關 鍵正在於此。 他讀過私塾,也讀過公學堂,他父親趕狗 一樣趕他去學堂,後來,他倒讀出了興趣,一 直讀到初中畢業。 一個初中畢業生,在隊伍裡可是鳳毛麟角 。其實,滿打滿算他在朝鮮戰場只停留了一年 ,而且是當通訊兵,後來就被“選飛”回國了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