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機身 | | | 代序 | |
代序 林明 作為當今歐美最受歡迎的暢銷書作家,邁 克爾·克萊頓的每部新作均保持了相當的水準 。我們很難把他的作品納入到某種類型當中去 (如通常所說的偵探小說、科幻小說等)。讀 他的小說,撲面而來的是美國文化汪洋恣肆、 兼收並蓄的包容性。這種包容性不僅體現在他 的小說與科學聯姻,大量引用有關物理學的、 醫學的、遺傳學的、天文學的科學知識,而且 雜糅了各類小說的品種優勢,提煉出他的小說 特有的那種神奇、大膽的想象風格,尖銳、透 徹的思維路線,開闊、宏大的敘事手法和簡潔 、有力的語言特色。他走的是流行與通俗的路 線,卻又能跳出通俗,在高科技想象領域沉澱 下一些有關人類、科學、未來等問題的思考, 在觸及現實題材時多能透過人物、事件的表象 ,去搖撼美國社會中一些似乎是不可動搖的製 度與準則,具有嚴肅的現實批判精神。他的新 作《機身》沿襲了後一種風格路線,把一次簡 單的飛行事故調查充實並升格為一次權力的較 量,一次危機四伏的冒險,一次對美國製度荒 謬可笑一面的暴光。當然,他並沒有忘記自己 駕輕就熟的寫作技巧,比如懸念的運用與緊張 氣氛的營造,這至少能使讀者始終保持強大的 | 心理張力,從而帶來巨大的閱讀快感。 緊張、驚險、刺激是《機身》帶給人的突 出的閱讀感受,這首先得力於小說采用的“層 層剝筍”式的展開方式,即首先設置一次事故 ,然後抓住讀者欲知其詳、欲知其究竟的心理 ,展開充分的延宕手法,把簡單事件複雜化, 把淺表情況隱蔽化,造成無法解釋無法判定的 局面,再施展抽絲剝繭、去皮吐核的高明技巧 ,拋給讀者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,這是克萊頓 的典型風格。《機身》所設置的事故是:諾頓 飛機公司的一架N—22型飛機在飛往洛杉磯 的途中發生嚴重的俯仰振蕩,造成機上兩人死 亡,多人受傷。這次事故從一開始便籠罩著撲 朔迷離的色彩:機長報告說遇到了湍流,但附 近航線的飛機都未遇到,況且僅僅是湍流,不 足以造成飛機如此大的振蕩;乘務員透露說, 機長認為問題是非指令性前緣縫翼展開,但他 為何不對乘客發出警告?又為何愚蠢地同自動 駕駛儀爭奪駕駛權?這一切均不像張約翰這樣 一個優秀飛行員所乾的事;太平洋航空公司方 面又在竭力阻撓機長同諾頓飛機公司調查人員 見面。一次事故被諸多疑團封鎖著,有了類似 於案件的色彩,由飛機公司總經理馬德和質保 部凱西為主組成的調查班子,在某種程度上充 當了警察的角色,這也使得小說更為好看。小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