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狗年月 | | | 中譯本序 | |
中譯本序 狗年月--中譯本序刁承俊 德國當代著名作家君特·格拉斯的長篇小 說《狗年月》以其豐富的內涵,獨特的表現形 式,成為一部頗堪玩味、值得仔細閱讀的書。 這部發表於一九六三年的作品所描繪的維斯瓦 河入海口是作者的誕生地但澤-朗富爾地區。 但澤在二戰前為東普魯士的一部分,隸屬德國 。作者在故鄉的文科中學接受教育。一九四四 年到一九四五年,他曾任防空助手,以後當兵 上了前線,一九四五年受傷,被俘後關進了戰 俘營。一九四六年五月獲釋後,格拉斯曾做過 農業工,下過鉀鹽礦,當過爵士樂手,後來又 在美術學院深造,研習雕刻藝術。這些經曆為 作者創作《狗年月》打下了堅實的生活基礎。 作品所展現的是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德國 的社會風貌。昔日德意誌國內的風雲變幻構成 了小說的主要內容。希特勒上台,法西斯統治 ,第二次世界大戰,德國的分裂,西德的經濟 奇跡,在作品中都得到了形象的表述。這些重 大曆史事件在作品中的表現往往既含蓄又幽默 。俏皮風趣的語言和輕鬆自如的筆調所包容的 是曆史的凝重。 但澤附近的布勒森海濱木板小橋旗杆上的 十二面旗幟,作為政壇風雲的睛雨表,頗具象 | 征意義。最初,這裡只有四面千字旗,八面波 羅的海沿岸城市的市旗,但不久,便有了六面 囗字旗。作者雖然並未直接描寫法西斯的猖撅 ,但是旗杆上旗幟的變化,卻分明在向人們訴 說德國政局的動蕩。 對於發生在集中營裡的暴行,作者並未作 具體描述,而對於皇帝港高炮連旁邊的白骨山 卻不惜筆墨,采用由遠及近的方法進行了詳儘 的描繪。人們先聞到它的氣味,然後才看到這 座“位於……鐵絲網後面,在一個磚紅色工廠 前”的白色山丘。“沒有人談到白骨山,可是 大家都看到它,聞到它的氣味……”白骨山上 覆蓋著的煙塵,冒著滾滾濃煙的工廠,白天閒 置不用、夜裡忙個不停的簸動運輸機和傾斜式 運貨車,以及靈活移動的烏鴉群,使白骨山籠 罩著陰森恐怖的神秘氣氛。白骨山之謎,只是 在圖拉這個半大女孩親自從白骨山上取回人的 頭蓋骨之後才算揭穿。原來,白骨山上堆積的 全是人骨頭,而且這些骨頭都是從施圖特霍夫 運來的。 施圖特霍夫之所以出名,是因為那裡有一 個規模巨大的集中營。中學教師布魯尼斯就關 在那裡。這位剛過五旬的參議教師,因為在人 們歌唱法西斯時不僅不加入大合唱,反而“露 出一副鄙夷不屑的神情”,因為他在希特勒生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