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好兵帥克 |  |  | 譯序 |  | 
| 譯序 好兵帥克--譯序說起我最早接觸《好兵
 帥克》這部世界諷刺文學名著的經過,真是有
 點失敬,同時也說明我對歐洲文學史有多麼孤
 陋寡聞。
 四十年代初,我住在倫敦西北郊一所公寓
 裡。每逢傷風感冒,我總找點輕鬆的讀物,經
 常買的是企鵝叢書,因為當時每本僅六個便士
 ,而且封面分別用不同顏色標誌著其內容。譬
 如小說的封皮是桔黃色的,回憶錄則是藍色的
 。《好兵帥克》則被列為幽默類。
 書拿起來就再也放不下了。當時我被帥克
 這位絕妙人物整個吸引住了。我對這本書有了
 相見恨晚之感,並且責怪把它列為幽默類,未
 免太輕率了。後來才知道,這部奇書是捷克有
 史以來的傑作之一,已經被譯成近三十種文字
 。作者哈謝克曾被歐洲批評家與十六世紀的拉
 布雷(《巨人傳》的作者)和塞萬提斯(《堂
 吉訶德》的作者)相提並論。這是個節譯本,
 原作要長上三倍。我之所以挑這個節本來譯,
 是因為它節得很高明,略去了原作借用天主教
 繁瑣教規或捷文雙關語一些費解的笑料,保留
 了原作的精華。
 一個極端殘暴、腐敗透頂的帝國(奧匈帝
 國)為了在歐洲爭奪霸權,就憑借武力奴役另
 | 一個弱小但是倔強的民族(捷克人民),並驅 使其成員參加一場由於分贓不均而引起的大屠
 殺(第一次世界大戰);而以帥克這個無與倫
 比的人物為代表的捷克民族,由於處在劣勢,
 表面上唯唯諾諾,屈從效忠,甚至口呼“萬歲
 ”,內心卻充滿了鄙夷和憎恨,從而采取種種
 使反動統治者哭笑不得的方式進行頑強的抵抗
 ;通過主人公帥克這個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
 大戰期間從應征入伍到開拔前線的經曆,作者
 以笑罵的筆鋒對這個色厲內荏的帝國內部的強
 橫暴虐、昏憒無能加以無情的暴露與控訴——
 這就是《好兵帥克》這部傑出的諷刺小說的基
 本內容。《絞刑架下的報告》的作者、捷克的
 民族英雄、卓越的反法西斯戰士伏契克曾經對
 帥克這個人物所產生的影響作出這樣高度的評
 價,說他“仿佛是一條蟲子,在蛀蝕(奧匈帝
 國)那個反動製度時是很起勁的,儘管並不是
 始終都很自覺的;在摧毀這座壓迫與暴政的大
 廈上,他是起了作用的。”
 在某種意義上,《好兵帥克》也可以說是
 一部曆史小說,因為它從內部描寫了歐洲近代
 史上一個最古老的王朝——奧匈帝國崩潰的過
 程。作品幾乎是嚴格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戰編年
 順序寫的,從第二卷(帥克入伍後由布拉格開
 拔前方)起,戰局、事件、路線,都與當年的
 | 
|